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加密算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叠加和纠缠等特性,理论上能够在极短时间内破解当前广泛使用的RSA、ECC等公钥加密体系,这意味着未来黑客一旦掌握实用化量子计算能力,大量存储在网络设备、云端及本地服务器中的敏感数据将可能被瞬间解密,造成难以估量的安全风险。
面对这一潜在威胁,全球科技企业正积极布局“后量子密码学”(Post-Quantum Cryptography,简称PQC)技术,以构建能够抵御量子计算攻击的新一代加密体系。
近日,华硕集团旗下的存储解决方案品牌——ASUSTOR华芸(又称爱速特)传来重磅消息:其最新的NAS操作系统ADM 5.1将全面导入PQC加密技术,成为全球少数率先为NAS设备提供“抗量子”安全防护的厂商之一。
什么是PQC?为何它对NAS如此重要?
PQC,即后量子密码学,是专门为应对量子计算威胁而研发的新型加密技术体系。
与现有的依赖大数分解或离散对数难题的传统公钥加密方式不同,PQC采用基于格理论、多变量多项式、哈希函数、编码理论等数学难题构建的加密算法,这些难题即使在量子计算环境下也依然具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从而能够有效抵御量子攻击。
对于NAS(网络附加存储)设备而言,其作为家庭或企业数据存储的核心枢纽,通常保存着照片、视频、财务文件、客户资料等大量敏感信息,且很多数据需长期保存。一旦加密算法被量子计算机破解,这些数据将面临被窃取和篡改的重大风险。
因此,为NAS引入PQC加密技术,是保障用户数据在未来数十年内持续安全的必要举措。
华硕爱速特NAS率先部署ADM 5.1 + PQC
作为华硕旗下专注网络存储解决方案的子公司,ASUSTOR华芸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且高安全性的NAS产品。此次宣布在其最新操作系统ADM(ASUSTOR Data Master)5.1版本中全面整合PQC加密技术,标志着华芸在数据保护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具体来说,ADM 5.1将通过集成PQC算法,强化以下安全功能:
加密文件系统防护升级
华芸NAS支持硬件级加密的硬盘卷与文件夹,通过PQC增强的加密协议,即便在量子计算时代,也能确保数据在静态存储状态下的高度安全性。
远程访问与数据传输安全
在远程访问、FTP、WebDAV、VPN等场景下,PQC技术将为数据传输通道提供更强大的加密保护,防止中间人攻击与数据截获。
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增强
PQC还能用于数字签名与密钥交换协议,提升用户登录、权限管理、数据完整性校验等环节的安全性,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内容。
面向未来的安全设计
华芸此次导入PQC,并非短期应急措施,而是面向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数据安全战略布局,确保今天存储的数据,在未来依然安全无忧。
在全球范围内,PQC技术尚处于逐步商用化的初期阶段,多数消费级存储设备尚未引入相关防护机制。而华芸此次在NAS操作系统中全面导入PQC,不仅体现了其对用户数据安全的高度重视,更表明其作为行业创新者的前瞻性与责任感。
这一举措也为其他NAS厂商、云服务供应商以及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整个行业加快向“量子安全”方向迈进。
尤其是在金融、医疗、政府、法律等对数据安全与隐私要求极高的领域,PQC加密将成为未来存储设备的标配。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图片、音视频来源于网络、AI,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