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条新闻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焦虑,因为它们都与数据泄露和个人信息安全有关。先是京东被爆出有12G的用户数据在黑市被叫卖;接着,有记者亲身实践,仅仅花了700元就购买到了同事的个人行踪等11项记录;很快,又有消息称国家电网官方APP已出现数据泄露,涉及用户规模超过千万级……

保护个人信息防止数据泄露不容小觑

看来,就在我们调侃希拉里是因为没有做好数据安全工作而丢掉了美国总统的时候,数据泄露也正在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头上的阴云。大数据很美,但数据安全怎么保障?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在裸奔吗?

你是否接到这样的陌生电话?他知道你准确的姓名,也能“精准”地向你推销产品和服务,比如你刚到中介看了房子,电话的内容就是你是否需要贷款?你刚买了汽车,就会问你是否要买保险?你刚刚咨询了一个培训课程,就有更多的培训机构给你打电话……

当然,这些仅仅是信息泄露带来的一些“骚扰”而已,烦心但不至于有伤害。但是,信息泄露往往也是遭遇诈骗的第一步。个人信息无疑是精准诈骗的有力“武器”,所以诈骗分子往往不惜高价从黑市购买数据,以提高诈骗的成功率。

之所以有人费力冒险地窃取信息,当然是有人会花高价去购买。据黑产的上游是有不法分子利用制作病毒木马、各种钓鱼手段、黑客攻击方式获取用户信息;中游是交易中间商,他们会把获取的数据进行“撞库”“拖库”“洗库”,提炼筛选整合数据使其更有价值;下游有不法分子则利用这些数据从事非法活动达到变现的目的,比如实施电信诈骗,盗取游戏装备等虚拟货币,盗刷银行卡、支付宝等进行金融犯罪。

根据今年11月发布的《网络空间安全蓝皮书: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2016)》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上半年,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照片信息、垃圾信息等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

根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1—9月,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29.4亿次,平均每天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1089万次。今年1—9月平台共接到全国网民举报网络诈骗案件14708起,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人均损失8105元。

小编提示您:

不要使用公共场所或他人的免费网络进行购物和使用网银。

不要把敏感信息如银行卡、身份证等信息随意暴露在网上,尤其是现在的社交网站。

注意保护个人电脑、手机等信息安全,建议使用加密软件对电脑本地数据或手机上重要数据进行加密。比如电脑本地加密软件超级加密3000和专业的手机加密软件misuo等。

家中Wi-Fi密码、路由器管理后台密码,要使用字母加数字的高强度密码。

短信、邮件、微信中不明来路的链接千万不要点击,避免遭遇“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