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事件】全国人大代表高光亮相后遭遇"舆论惊雷"
回想起今年两会代表通道上笑容自信的雷军,谁能想到仅仅两个月后,他和他创立的小米会陷入如此境地?
作为今年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的明星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于3月5日携手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亮相,这场跨界组合瞬间引爆舆论场。数据显示,该场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8000万人次,雷军以"国民CEO"形象收获超千万级热搜,连带推动周云杰及其企业相关话题阅读量破10亿。
【现象级热度】从科技大佬到国民偶像的蜕变
两会闭幕后,雷军持续占据公众视野:其穿搭风格引发时尚话题#雷军同款皮衣热销榜#,#雷军试驾直播意外中断#等花絮短视频播放量累计破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位科技大佬在3月24日宣布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逾13亿元,创中国高校史上个人单笔捐赠纪录,相关词条当日即登上微博热搜首位。
【风云突变】从万人追捧到声讨不断
事件一:小米SU7爆燃事件
3月29日晚,安徽高速公路一辆小米SU7碰撞护栏后起火爆燃,车辆车头严重损毁,车架烧毁。据自称驾乘人员家属的网友透露,事故因 “撞击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造成车上3人遇难。事故现场图片和视频在网络上曝光后,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4月1日,小米汽车客服回应“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赶赴现场,将配合警方和家属调查事故原因,后续信息将通过官方渠道公布,但未透露事故细节及伤亡情况”。同日,12时46分,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官方微博正式回应,详细通报了事故发生前后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并表示“警方已全面介入调查,目前事故原因尚未明确”。
事件二:小米SU7 Ultra虚假宣传
近日,小米汽车又成为了众矢之的。据多家媒体报道,部分小米SU7 Ultra的预订车主对车辆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提出了质疑。他们表示,花费4.2万元选购的这一配件并未达到宣传中提到的“高效导流”等性能,认为这构成虚假宣传或信息误导,进而要求退车。
面对车主们的质疑,小米汽车在5月7日发布的《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中公开道歉,并解释了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功能。公司表示,除了满足外观复刻的需求外,该配件确实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但对于之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的问题,公司深表歉意。
以上两次事件,使小米从万人追捧沦为声讨对象,雷军也因此遭受质疑,二者都备受打击。
【小米还值得信赖吗】
小米SU7爆燃事件,不可否认,车辆本身可能存在技术或质量缺陷,同时企业在宣传中存在夸大成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然而,事故原因往往是复杂的,不能将事故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车企。
小米 SU7 Ultra 在宣传中被指存在夸大成分,实际功能未能达到消费者的预期,让用户产生被欺骗之感,认为花钱成了“冤大头”,这种现象自然会引发消费者的失望情绪,也反映出企业在产品宣传环节需要更加严谨和规范。
尽管在汽车领域小米面临着诸多质疑,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小米在多个领域的出色表现。像手机、电视、插排、电饭煲、净水器这些设备,小编也有在用,整体体验还不错。
综上所述,不能因为小米在汽车产品上出现的个别问题和宣传争议,就全盘否定整个小米品牌,我们应当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小米。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产品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