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二维码的使用已经在深深的影响着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骑共享单车,要扫二维码开锁;超市购物,可以扫码支付;在手机里读到喜欢的文章,扫码加关注;旅游景点,扫码查看介绍、讲解……

二维码应用时代:“扫码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中国二维码的使用率在全球遥遥领先。目前,世界上90%的二维码个人用户在中国。其中,二维码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应用尤为普及。借助二维码技术,线下刷卡支付转换为线上交易,这一便捷的方式受到多方青睐,不少支付机构正在大力布局线上支付市场。

二维码应用时代:“扫码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事实上,二维码的应用早已超过老百姓日常使用的扫码支付、添加关注等。二维码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生产制造、食品安全、产品追溯、宣传营销、社交、支付等各个领域,可以说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了。

二维码应用时代:“扫码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维码的背后也是数字经济的广阔天空。在北京,到2018年之前,主要大街的公共设施都将安装二维码。无论是垃圾桶、路牌还是公交站,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查到相关设施的责任单位等信息,实现对公共设施的精准管理。在上海,扫一扫洋酒身上的二维码,洋酒的“出生日期”和“出生地”,以及“漂洋过海”走上餐桌的历程都可以全程追溯,让假洋酒无处遁形。

不过,扫码也有风险。

中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共享单车被贴上虚假二维码的诈骗案件。用户使用手机扫描假的二维码后,有的被要求进行现金转账,有的转到恶意软件的下载页面,个人信息及资金账户面临被盗风险。还有伪造的水电费缴费通知、交通罚单到地铁上“扫码求关注”的冒牌创业者,不少人感慨,二维码骗局花样翻新,扫码确实得谨慎。

所以,二维码使用企业也应该加强同安全厂商合作,提升对恶意链接的识别能力,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另外,建立一套健全的产业发展体系机制,才能引导二维码应用产业生态建立,真正解决政府、行业、企业、公众各方对于二维码应用的规范和安全需求,实现二维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