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被数字化。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和分析,可以刻画出人们日常生活中在线上线下的各种互动,从而为人们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然而提供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小视。

“网站公然叫卖个人信息,甚至还推出“会员制”包年服务”。这是近日警方破获的一起出售公民信息案,嫌疑人竟将公民信息在网站上公然出售,甚至还在作案电脑里发现海量公民信息。现代通讯技术的普及,公民个人信息资料屡屡被窃,不法分子通过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牟取暴利,致使公民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在一些地方,以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为手段牟取暴利,甚至滋生暴力犯罪行为的“商务调查咨询公司”和“私家侦探所”屡见不鲜。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必须零容忍,依法从重处罚,以儆效尤。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建立网络信息保护机制,从制度上堵塞漏洞,强化网络监管。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积极的工作,如开展网络安全周的宣传,主流媒体在案例报道加大宣传力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等。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第一条就明确,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然而,若一些政府部门在源头管理上存在漏洞,也会为不法分子从事公民个人信息买卖提供滋生土壤。因此首先要完善问责制,对发生信息泄漏的机关单位追究其管理者责任,切实承担起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安全的义务和责任。其次,严格限制政府部门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打造一个尊重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环境。

从个人来说,在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的意识上和防范能力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加强。学习全社会普及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对网络安全威胁的敏感性,并有能力应对处理比较普遍的网络安全事件。如我们在使用某一种系统和服务时,要考虑对方所要提供的信息是否与服务相关;在被要求提供身份证、电话号码等相关敏感信息时,对方是否是正规机构;在一些社交媒体如微信朋友圈中晒自己的相关信息,是否会涉及敏感信息等,这些都是需要用户自己来注意和防范。